415` 广州市番禺华荟幼儿园——资讯

对“我”好还是对“人”好
2009-12-08 14:50
评论(0)  阅读(717返回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有些孩子愿意、也善于同别人分享,而另一些孩子不愿意、也不善于同别人分享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两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不抢“别人”的玩具和不抱“我的”玩具

表1 不同孩子的不同回答

妈妈问 第一类孩子的回答 第二类孩子的回答

    班上谁是你的好朋友?你为什么和他好?
    明明是我的好朋友。他是个好孩子,他上课遵守纪律,听老师的话,不打人,也不抢别人的玩具,他还爱帮助人。     光光是我的好朋友,他爱跟我一起玩,他不打我,他还爱帮助我。
    你最不喜欢班上哪个小朋友?     我不喜欢强强,他不是个好孩子。上课时他总是捣乱,不好好听讲,他还爱打人。别人搭起了积木,他过去一脚就给踢倒了。     阳阳是个坏孩子,他不跟我玩.他老是抢我的东西,还打我。

表1中的这两类孩子显然是不一样的。第一类孩子在评价别人的时候,站在客观的立场,对别人做出公正的评价,而不是以“我”为中心:谁对我好,我就喜欢谁,就说他好;谁对我不好,我就不喜欢谁,就说他不好。第二种孩子在看待别人的时候,是以我为中心的:被他们说成是“好孩子”的,必须是对他好的、愿意跟他玩的、不欺负他的;被他们说成是“坏孩子”的,则是对他不好的、不爱跟他玩的、欺负他的孩子。

看起来,这两类孩子的差别在于认识和判断能力上;似乎第一类孩子的判断更符合大多数人对事物的判断,是一种“公正”的孩子。而第二类孩子的判断是一种没有脱离自我中心的判断,他们的“公正”不符合大多数人的标准,而是以自己的利益得失为标准的。这样解释并不错,但是当我们把孩子们的判断能力与他们的分享行为结合在一起考察的时候,就发现这样分析并不准确。

当我们向参加实验的幼儿提出类似问题之后;我们把他们对“好孩子”、“坏孩子”的评价与他们的实际分享行为联系起来看,发现那些把自己的糖或玩意儿“大方”地分给别人的孩子,大多属于第一类孩子,而那些不能表现出分享行为的孩子,则大多属于第二类“自我中心”的孩子。

看不看老师的脸色?

在我们的实验情境中。当两个孩子比赛回答问题,一个孩子取胜、得到奖品之后;实验员又给孩子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时,不同的孩子表现出了不同的反应。(见表2)

这两类孩子的分享行为是不同的。第一类孩子的分享行为出自他们对没有得到奖品的孩子的同情和帮助之心,他们宁可自己玩不上,也先让同伴玩。他们似乎意识到,同伴和自己一样。也很想玩那个东西。他们的动机很简单,就是让同伴和自己一样,能得到玩意儿,能高兴。

表2 不同孩子的不同反应

    实验员问得到奖品者:“你能不能把这个贴画给他(未得到贴画者)玩一会儿?
第一类孩子的反应 第二类孩子的反应
    痛快地把贴画交给对手,并且不再要回来。     紧张地看着实验员的眼色,他们虽然把贴画给了对手,但是过一会儿又向对手要回来。

第一类孩子的反应第二类孩子的反应痛快地把贴画交给对手,并且不再要回来。

紧张地看着实验员的眼色,他们虽然把贴画给了对手,但是过一会儿又向对手要回来。这是一种对同伴的同情和尊重,是一种无私的分享行为。

第二类孩子虽然把玩意儿给了同伴;但他们的行为动机是:如果不给;老师可能不高兴,她会认为我不是个好孩子。所以他们紧张地看着实验员的眼色,有的甚至一直盯着实验员,看实验员有怎样的反应。这是一种出于功利的动机:为了让老师夸自己是好孩子;为了使自己在成人心目中显得不太坏,他们不得不先做出牺牲,把玩意儿给同伴玩。

宁肯不当好孩子

第一类孩子的道德行为动机是一种无私的、以同情和尊重别人的态度为出发点的动机。这样的孩子往往在评价同伴时能彻底摆脱自我,用他心目中的好坏标准;对别人做出公正的评价。

第二类孩子的道德动机是一种以遵守社会规则、获得别人赞许为出发点的实用主义的、功利性的动机。他们之所以能把玩意儿让给同伴,不是出于对同伴的同情和尊重,而是出于外在的原因;出于希望得到老师、成人的表扬和赞许。这类孩子在描述同伴的优缺点时,往往是既能客观地说出别人的优点,又时不时地掺杂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言语。

那些不能把玩意儿让给对手玩的孩子,则大多是不能体会到别人的感受和需要,他们尚且缺乏对没有得到玩意儿的对手的同情心和尊重之心。在实验员提示他们,能不能把玩意儿让给别人玩时,他们的个人需要、个人占有的欲望压倒了其他动机,其中有些孩子也紧张地看着实验员,但始终没有把玩意儿让给对方,就是说,他们宁肯得不到“好孩子”的评价,也不愿意把属于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这类孩子在描述同伴的优缺点时,大多是自我中心的,即以”对我好不好”为评判标准来看待别的孩子。

让四五岁的孩子具有彻底的、无私的分享行为;这个要求未免高了一些。但是我们的研究结果却能给人们一个很重要的提示:像分享、助人、利他这些道德行为的最根本机制,是对别人的同情和尊重;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体会其感受和心情;是抛开自己的个人利益,把方便和愉快让给别人;是不需要什么个人功利的行为;是一种内化了的、反映出高尚道德需要的行为。

你快乐吗?我很快乐

在我们的实验中,能表现出这种无私道德行为的孩子很少,大约只有十分之一;但这种行为却很真实地在幼儿期开始出现了。表现出这种行为的孩子,在心理特点上往往具有敏感、细心、富于同情心等特征,这些特征可能和遗传素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在父母和老师的培养、教育之下;初步形成了同情别人、尊重别人的道德态度。只有具备了这种内在的、自觉的道德动机,人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做好事;去帮助别人;才会在各种场合自觉地遵守规则;才能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对待社会道德准则;才会在做好事时不在乎自己能不能受到表扬;能不能出名。能不能获得其他利益。

现在再回到上期文章中提到的“分享道路”问题;不管是开汽车的、骑车的,还是走路的,如果都这样想:“别人和我一样;都想快点走,都有急事,我不按规则走,抢先了,别人就走不快,就会不愉快。所以我还是按交通规则行事最好。”这样想的人,不管路口有没有警察,不管有没有维持秩序的人“管”他;他都能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都不会投机取巧。而这种状况,在一个文明社会里,是每个人所期待、所憧憬的。

你可以做些什么?

要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我们成年人在提示孩子帮助别人时,需要注意技巧。

最好别说您可以这样说你给他吧,给他,你就是个好孩子,不给他,你就是是个坏孩子。你想想,现在他没有那个东西,他心里怎样想,他高兴吗?他和你一样,也很想玩贴画,如果你能让他玩一会儿他会很高兴的。


评论(共0条)
我要评论

    正在保存评论,请稍候...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