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广东省科学院幼儿园——资讯

手足口病预防小知识
2011-04-14 14:48
评论(0)  阅读(1005返回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5%。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5月~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针对手足口病个人可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评论(共0条)
我要评论

    正在保存评论,请稍候...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