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广东省科学院幼儿园——资讯

入秋谨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2015-11-06 11:41
评论(0)  阅读(505返回

 

 
 
伴随着瓜果甜、蟹儿黄的美食美味以及天气的转凉,秋季腹泻等消化道传染病也随之而来。
其中,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就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传染病中丙类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也常引起暴发流行。
这里给大家提个醒,一定要注意防控。
 
 
 

 

 
 
 
 
诺如病毒是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也是食源性胃肠炎暴发的最主要病原体。
196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的诺沃克(Norwalk)发生了流行性肠胃炎,科学家从患者的粪便里检出一种病毒,被称为诺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
1972年,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其形态呈小型、圆状,被认为是小圆结构病毒的一种。这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小圆结构病毒有2种,即类诺沃克病毒和类札幌病毒。
2002年8月,在巴黎召开的第12届国际病毒学会议上,按发现地点分别被正式命名为“诺如病毒”(Norovirus)和“札幌病毒”(Sapovirus)。
诺如病毒又按遗传基因分为基因群Ⅰ和基因群Ⅱ。中文命名方面,大陆、香港和台湾均将之译为“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的生物学基本特征
 
 
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一组无包膜单链RNA病毒。根据VP1蛋白结构,诺如病毒至少可分为7组GI-GVII,其中GI,GII,GIV可感染人类(人诺如病毒)。自2001年,GII-4型成为全球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的主要毒株。诺如病毒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和重组,每隔2-4年将出现新变异株,导致其基因多样性。诺如病毒对环境具有较高的抵抗力,能耐受10 ppm浓度的氯和6-60摄氏度的温度,在地下水中其传染性至少维持61天,3年后仍可从地下水中检测出病毒RNA。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表现
 
 
与其他病毒性胃肠炎相似,患者起病急,主要症状为腹泻(非血样)、呕吐、恶心、腹部痉挛性疼痛,部分患者仅有呕吐或腹泻。诺如病毒感染可能还伴有低烧和身体疼痛。症状通常持续1~3天后康复,但儿童、老人及免疫缺陷病人的病程可能会持续4~6天。儿童呕吐为主,是此病的特点,而成人则以腹泻较突出。粪便呈黄色稀水便,每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无脓血与黏液。多呈自限性,恢复后无后遗症,预后较好,少有死亡病例。传染性可持续到症状消失后两日。本病免疫期短暂,可反复感染。实验室检查便常规多无异常,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发病后24~48小时大便做免疫电镜检查,可见病毒颗粒。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传播途径
 
 
目前认为,人是人诺如病毒的唯一宿主。诺如病毒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行传播: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人传人可通过粪口途径、吸入粪便气溶胶和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环境进行传播。典型的食源性传播是食物被诺如病毒感染的厨工在备餐和提供餐饮服务中污染,也可出现食物在物流和分发过程中被人类排泄物所污染。饮用水包括桶装水和井水都可作为诺如病毒传播的载体。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传播特点
 
 
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一是其低剂量(大约18到1000病毒颗粒)即可导致感染;二是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在潜伏期和症状康复后可排毒,增加了续发感染的风险;三是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在环境中较为稳定;四是病毒基因多样性,容易出现新变异株,不同基因型间缺乏完整的交叉保护、免疫保护时间短,人一生中可多次感染诺如病毒发病。五是诺如病毒在粪便中排毒时间长(平均为4周),其排毒高峰期为感染后2~5天,而且部分无症状的感染患者也可经粪便排出病毒。
 
 
季节性和发生主要场所
 
 
诺如病毒暴发全年均可发生,秋冬季高发。北京市诺如病毒疫情情况常见的暴发场所有长期疗养机构、餐馆、学校、聚会和医院,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校。
 
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需使用抗菌素,预后良好。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死因,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预防
诺如病毒可防可治关键严把“病从口入”关。搞好食品卫生、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很重要。第一,不要喝生水;瓜果蔬菜要洗干净;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要生吃或半生吃海产品。第二,一定要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第三,一定要戴上口罩后再使用漂白粉等消毒剂处理有类似症状的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污染的衣物及时高温清洗,被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体表面要迅速清理并消毒,污染的食物应丢弃。对于婴幼儿,要注意他们的玩具应定期清洗、消毒。
 
 
 
 

 

 


评论(共0条)
我要评论

    正在保存评论,请稍候...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