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白云区松洲街中心幼儿园——资讯

怎样对孩子进行入小学前的准备教育?
2012-04-23 10:01
评论(0)  阅读(374返回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在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变化,从此开始了正规的、漫长的文化知识学习的阶段。所以,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积极性是很有必要的。但至于如何培养,则是一个很宽泛的问题。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原理,即习惯往往是由态度决定的。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应简单地只从日常活动进行要求,而要着重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这里从培养的内容与培养的方法原则两方面谈一谈有关的原则和要求。

      首先,从内容上看,学习态度的培养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学习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就要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这时孩子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善,注意能够集中的时间也不长,这时如果对学习没有兴趣,视学习为一件苦事,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要使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关键在于引导孩子学习时使用的方法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而不只是简单提出要求。如给孩子提供机会,使他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简单的日常问题,给他一个“成就感”;用卡片、图画、故事、游戏等形式学习或复习书本知识,做到寓教于乐,等等。二是学习方法。调查表明,许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潜力没有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智力上的问题,也不是不爱学和不愿学的问题,而是没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果教师和家长不教给他有效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孩子往往会在学习中运用最简单的、不是方法的“方法”——死记硬背。这在小学低年级、学习内容较简单时还能应付,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习内容的加深,孩子就会力不从心了。学习方法包括很多,有记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方法等等。如记忆方法,可利用联想、对比、形象、口诀等进行记忆,从时间上看,要符合“及时复习、先多后少”的记忆规律。再如思维方法,要发现孩子在思维中的问题,可采用让孩子“说出思考过程”的方法,从而发现孩子在思考问题时的不正确之处,以便进行纠正。在这方面,家长不妨学习一些有关知识,更好地辅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三是学习内容。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小学后,所有的学习应该以书本为中心,围绕书本进行,于是给孩子买来了大量的复习资料类书籍。实际上,丰富广泛的课外知识对开阔眼,促进课内知识的掌握,培养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都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当前中小学中提倡进行“素质教育”,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单单看分数的高低。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更应该改变传统的对孩子学习的内容的看法,培养孩子更广泛的兴趣和能力。

      其次,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家长采用正确的方法很重要。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方法上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循序渐进地进行。前面已提到,孩子进入小学,学习的内容、形式、要求等方面变化很大,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再加上这时孩子的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等水平还很低,所以对孩子的要求就不能做到一步到位。而是应逐渐提高要求,采取“小步子前进”的原则。二是运用强化,表扬为主。强化就是指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方法。事实证明这对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关键是运用得当。研究表明,表扬奖励的效果要优于批评惩罚的效果,但也不能事事都表扬,那样反而效果不好,还要注意批评惩罚时要讲明原因,指导改正,切忌体罚。三是耐心细致。在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中,一个最常出现的现象就是出现反复,不能坚持。这就要求家长不能急躁,而要耐心地反复提出要求,反复纠正。量变会促使质变的产生,这样一直做下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就会确立起来。


评论(共0条)
我要评论

    正在保存评论,请稍候...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