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高高幼儿园——资讯

幼儿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2015-06-24 10:46
评论(0)  阅读(396返回

一、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生物体遗传给后代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而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的遗传性疾病大约有三千余种,其中,染色体病三百余种,基因病两千七百余种。比较常见的与幼儿心理健康有关的遗传性疾病是染色体疾病,主要表现为智力发育不全、抑郁等。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家庭成员的发病危险为9%,明显高于3%的基线水平,这说明遗传因素在抑郁症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显示,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共病率高达60%,据此,研究者倾向于认为两者在病因学上存在部分共因,具有相同的遗传易感性。也有研究表明,在同卵双生子中若有一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另外一人患同类疾病的可能性远高于异卵双生子,但同卵双生子中的同病率不超过50%。这说明,遗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2.身体的发育

进入幼儿阶段,儿童的身体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得到快速的发展。如3岁幼儿的大肌肉发展迅速,不仅可以独立行走,还可以初步完成各种动作;5~7岁,幼儿的小肌肉开始发展,可以独立完成进食动作,也可以初步学习写字、绘画。这就为幼儿独立生活和学习、交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生物基础。但如果这一时期身体的发育出现异常,则容易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例如,发育迟缓、发育过快、过于肥胖,或出现其他身体发育上的障碍,容易导致幼儿自卑、退缩、胆怯、攻击性等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发生。因此,给幼儿提供科学的饮食结构,安排合理的、有助于身体发育的各种活动,促进幼儿身体良好发育,也应该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

 

 3.大脑结构的发展

    在幼儿阶段,大脑结构发展最明显的表现是脑重量的急剧增加。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脑重量达到出生时的两倍;第三年,增加到三倍,重量达到1 000克;到7岁时,则达到1 280克,基本接近成人的水平。脑重量的急剧增加是大脑神经纤维的延伸和髓鞘化以及大脑皮层面积的迅猛增长造成的。幼儿大脑皮质区的迅猛发展和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成为幼儿心理发展“关键期”的生理基础,即大脑结构上的这些特征反映到大脑功能的发展上,表现为:幼儿神经系统中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加强,条件反射容易形成和巩固,第一、二信号系统协调发展等。这一时期,随着神经系统中兴奋功能的加强,幼儿开始寻求新鲜刺激,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的欲望非常旺盛,可以接受大量的知识。随着神经系统抑制功能的加强,幼儿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成人的指导下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特别是随着第二信号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幼儿可以通过用内部语言控制自己的行为,用外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建立一定的行为模式和人际关系。

 

(二)心理因素

 1.需要与动机

    需要反映的是幼儿身心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幼儿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幼儿大脑中的反映,也是推动幼儿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动力和源泉。根据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大致也可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在幼儿阶段,生理性需要占主导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社会性需要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据优势的地位。如果幼儿的这些需要不能及时得到满足,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如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幼儿,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容易出现孤独、冷漠等心理与行为问题。

动机是能够引起和维持幼儿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推动幼儿为满足某种需要而积极活动,是幼儿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内在原因。就像幼儿有多种需要一样,幼儿也有多种动机。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时候,幼儿会感到动机冲突。动机冲突是心理冲突的重要内容,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也经常发生,因此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幼儿的动机冲突不那么复杂,冲突的解决和处理也相对容易,但是,有些动机冲突若不及时和妥善地解决,就会造成幼儿的心理挫折,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从而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2.情绪与情感

    一般来说,情绪是指幼儿受到生活环境中的刺激时,伴随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的、较强烈的态度及其体验,有愉快、悲哀、愤怒、恐惧、忧愁、赞叹等多种形态。研究表明,情绪是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进而导致心理异常和障碍的一个主要中介环节。这是因为,由生理心理变化以及环境刺激等因素而造成的各种情绪反应,可以导致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内的生化系统的变化,使人的机体、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也产生相应的变化。如幼儿在愤怒或恐惧的强烈情绪下,会出现意识范围狭窄、判断力减弱和自我控制能力缺失,同时,还会引起姿态反常、动作无力、脸色苍白、心跳加剧、血压上升、呼吸频率加快等身体上的变化。如果幼儿长期处于焦虑、恐惧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中,不仅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还会引发更多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从广义上,情感与情绪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但从狭义上,情感又不同于情绪,是指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如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如果说,情绪侧重于情感的外部表现形式,那么,情感则侧重于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内容。在幼儿阶段,情感的稳定性和对情感的控制力较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丰富和加深。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情感的健康发展,对于日后个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可以说情感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

 

 3.意志与个性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以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3岁的幼儿已经能够按照成人的指示去完成一定的动作,此后,通过语言的调节,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某项活动或抑制某些活动。从意志品质的发展来看,幼儿阶段发展较快的是坚持性,如在游戏活动中,有的孩子坚持时间较长。意志不坚强的幼儿行为活动较为盲目,受暗示性强,自己不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活动。研究表明,坚持性强的幼儿,长大以后更多地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品质,也能获得更大的成就。可见,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乃至长大后的成就,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征,也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一般认为,个性是从幼儿时期开始初步发展的。幼儿时期,儿童开始在兴趣、爱好、情绪的稳定性、情感的丰富性,以及意志品质等方面表现出个别差异,也初步形成对人、对事、对自己的一些比较稳定的态度,自我意识也开始发展起来。在幼儿个性形成的过程中,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发展起核心的作用,特别是自我评价和道德判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阶段的儿童初步形成的个性特征还没有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在幼儿阶段开始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于日后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基础性的意义。

 

(三)社会因素

 1.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指幼儿周围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与幼儿的生活相关的各种场地、设施、机构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封闭、单调的环境中,容易感到心情烦躁、坐立不安。长期生活在单元楼房内的儿童容易形成孤僻、脆弱、暴躁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心理学实验也表明,感觉剥夺的被试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如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同样,人员密度过高的幼儿活动室,有可能使幼儿的攻击行为增多,社会交往行为减少。可见,良好的、适当的外部刺激有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相反,不良的、过度的刺激则容易引发儿童不良的心理问题。比如,经常自己观看电视节目的儿童,因为缺乏与他人的沟通,容易表现出孤独、沉默、自私等不良的性格特征;经常观看暴力电视节目的儿童,容易模仿电视节目内容而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

 

 2.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相对于外部环境,直接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包括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在幼儿园中,教师作为幼儿生活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其言谈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心理健康,有时,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直接的和决定性的。同时,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通过师生关系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与教师有情感安全性关系的幼儿对同伴更为友好,在交往中很少发出侵犯行为;而过于依赖教师的幼儿则表现出更多的退缩行为或侵犯行为。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同伴关系在幼儿人际关系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为,幼儿处于社会化刚刚开始的阶段,通过同伴交往,幼儿不仅可以体验平等共处、合作游戏的乐趣,还可以形成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等优良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他们形成乐群、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发展,而不良的同伴关系不仅会影响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共同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二、幼儿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分析

    幼儿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有:(1)多动症;(2)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搞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偷窃等;(3)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4)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5)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6)意志力薄弱,挫折耐受力差,表现为怕苦怕累,害怕困难,遇到困难退缩、束手无策和依赖成人,受不了委屈、责备、批评等挫折打击;(7)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等。

 

下面对一些幼儿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展开分析。

 

 (一)孤独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因脑部功能异常而引发的发展障碍,通常在三岁左右就会被发现。幼儿孤独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疾病。根据美国孤独症学会进行的调查,每出生166个婴儿,就会有1个患有孤独症,其中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约为4∶1 。2001年,中国残联、卫生部、公安部在进行残疾儿童抽样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是:全国0~6岁儿童患精神残疾的约为10.4万人,每年新增精神残疾患者1.5万人,其中孤独症列儿童精神残疾首位。据初步统计,我国目前0~14岁的儿童有3亿,孤独症患儿约30万左右。

    幼儿孤独症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对他人(包括亲人)普遍缺乏情感反应;二是言语发育严重缺陷;三是经常做刻板、重复仪式性的动作或游戏。有的幼儿胆小、恐惧、焦虑,活动过度,特别喜好或依恋某种东西,而对某些事物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疾病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但由于人们对此症缺乏正确认识,往往容易将其误诊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精神分裂症、多动症等病症,从而延误了治疗。

    孤独症的原因,除了亲子关系不良和遗传之外,脑部生化指标的异常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根据脑科学的最新研究,孤独症的产生可能与脑的不同区域之间缺乏联系与协调有关。研究者考察了脑部涉及语言的区域与处理图像的区域之间的互动程度,结果表明,孤独症患者要比普通人更加依赖脑的视觉和空间区域。

 

(二)抑郁症

    抑郁症是从幼儿时期开始到老年的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幼儿阶段,抑郁症不仅会影响幼儿正常的饮食起居和学习生活,也会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患抑郁症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情绪症状是抑郁症最明显、最普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和兴趣消失。患抑郁症的幼儿情绪变化多端,喜怒无常,也会流露出孤独、无助的神情,对平时喜欢的事物感到索然无味而不理不睬,沉默寡言,不喜欢去幼儿园,甚至会提及“自杀”等极端的话题。其次,在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方面,更多地表现出消极的一面,总觉得自己不够漂亮、不够聪明,有一种自卑、自责的倾向,从而表现出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性。再次,患有抑郁症的幼儿会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夜里爱哭闹,入睡困难,食欲减退,身体变得虚弱等。

    与抑郁症相反的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是躁狂症。躁狂症的症状与抑郁症相反,主要表现为动作多,话多,表情活跃,自我评价方面自诩自夸,睡眠时间减少等。

    一般情况下,幼儿的抑郁症很难自愈。在自然的情况下,上述症状会持续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如果进行适当的干预,大部分的幼儿会摆脱抑郁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多动症

    幼儿多动症是一种以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冲动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多数在三岁左右的幼儿期出现,男孩比女孩多。因为注意力无法集中,多数多动症幼儿伴有学习困难。

    多动症的主要表现为:身体扭动不停,暴怒或做出不可预料的行为,容易分心,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妨碍其他儿童,撇嘴或生气,情绪变化迅速激烈,经常坐立不安,容易兴奋或冲动,做事有始无终,容易灰心丧气等。

    幼儿多动症的原因,除了脑组织器质性损害(大约85%的患儿是由于额叶或尾状核功能障碍所致)、遗传因素(大约40%的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其同胞和其他亲属在其童年也患此病)、脑部损伤或中毒(产后过度吸氧或铅中毒)之外,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幼儿力所能及的程度)也是造成幼儿多动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在多动症患儿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中严格管教者占61.7%,放任不管者占3.5%,过分溺爱者占7.05%。暴力式的管教会使患儿症状发展,并增加新的症状,如口吃、挤眉、眨眼;而对患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和过于溺爱,也可能促使症状出现,或使已有的症状加重。因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治疗幼儿多动症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四)攻击性

    幼儿交往不良包括攻击行为和退缩行为。攻击行为是比较常见的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是指对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有意侵犯、争夺或破坏行为。按照程度的轻重,攻击行为可分为口头上的辱骂和行动上的侵犯或暴力破坏。幼儿攻击行为从动机角度可以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指儿童去攻击别人的目的是去伤害或侮辱一个他所选定的对象,可能是身体的、语言的攻击,或者是破坏他人的物品;工具性攻击指儿童伤害他人是为了达到另外一种目的,如撞倒同伴去抢他的玩具,伤害他人引起成人的关注等,攻击别人在这里是作为一种手段。有的时候,儿童的攻击行为是这两种类型的混合。与攻击行为相反的交往不良行为是幼儿的退缩行为。两者是敌意的不同表现形式,攻击性是一种公开的敌意,而退缩性则是一种隐蔽的敌意。

    一般来说,除了幼儿先天的攻击本能之外,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模仿、预期的“奖励”和挫折是幼儿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

 


评论(共0条)
我要评论

    正在保存评论,请稍候...    (0/100)